首页 > L1

《国有金融机构的行为扭曲与监管制度设计》电子版-2006-5_经济管理出版社_马理

《国有金融机构的行为扭曲与监管制度设计》《国有金融机构的行为扭曲与监管制度设计》电子版-2006-5_经济管理出版社_马理

《国有金融机构的行为扭曲与监管制度设计》

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马理
页数:157


《国有金融机构的行为扭曲与监管制度设计》内容概要[E]

本书首先分析了国有金融机构行为扭曲的原因。我国的国有金融机构内生于实行多年的计划经济和不恰当的赶超策略,受政府的影响极其深刻。政府不恰当的规制,一方面破坏了分离均衡的甄别机制,导致国有经济低产率与社会剩余减少;另一方面又引起其演化的时间路径出现非正常振荡,迫使监管收敛于最大成本。同时,政府对国有金融机构的“偏爱”,导致国有金融企业的规模与边界不正常扩张,社会交易成本上升,运作不讲效率,违规日益严重。
本书致力于对国有金融机构行为扭曲的微观产生机制与相应的制度设计进行研究,其创新之处主要有:分析了政府不恰当干预下国有金融机构行为扭曲的微观产生机制;尝试从系统论、法学与犯罪经济学的角度解释金融监管的效果为何差强人意;构建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官僚与代理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监管制度设计;引人复杂的动力学非线性模型探讨监管的强度与区间选择;讨论了道德规范与文化环境对监管主体与对象的行为约束。

《国有金融机构的行为扭曲与监管制度设计》作者简介[E]

马理(1972.4-),男,汉族。祖籍山东临朐,出生于湖南长沙。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金融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理认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发表认文三十余篇,参与国家级课题、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合著两本,会议交流论文十余篇,并多次获奖。

《国有金融机构的行为扭曲与监管制度设计》书籍目录[E]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为什么要研究国有金融机构
一、国有金融机构的地位
二、社会责任与义务
三、违规的危害
第二节 全书结构安排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小结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从厂商理论到现代代理理论
第三节 信任与缘系结构
第四节 政府与市场之争 小结第三章 国有金融机构行为扭曲的原因
第一节 分离均衡与斯宾塞-莫里斯条件
第二节 不恰当的干预对均衡的扰动
一、市场条件下的两银行博弈
二、揽储风波的背后:政府的“手”
第三节 差分方程的时间路径
第四节 大公司效应
一、模型要素构造
二、求解违规概率与监管概率
三、规模越大越好吗 小结第四章 监管的两难困境
第一节 倾斜的政策天平
第二节 监管效果为何不理想:法律的视角
一、规则漏洞诱发新的违规
二、规则执行弱化诱发新的违规
第三节 监管效果为何不理想:犯罪经济学的视角
一、最优犯罪量
二、预期收益与成本
三、要素分析
第四节 罚没刑、自由刑和生命刑的互补 小结第五章 企业家与制度设计
第一节 国有金融机构缺乏企业家
一、企业家素质
二、国有金融机构为什么缺乏企业家
第二节 银行经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僚与代理人模型
一、官僚的追求目标
二、国有金融机构的经营者为什么是官员
三、银行经理的效用函数
第三节 制度安排与合理均衡
一、模型要素构造
二、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三、对市场违规的再解释 小结第六章 监管的强度与区间选择
第一节 监管的复杂性
一、系统熵与功的转化
二、市场有序应满足的条件
第二节 混沌的外部约束
一、有序度与扰动强度
二、对趋混过程的考察
第三节 寻找监管的合理区间 小结第七章 非正式制度安排:道德与文化约束
第一节 诸子学说与国民性
一、儒家的仁治与诚、仁、中和
二、法家的法治与礼、法并举
三、道家的无为而治与无为、柔弱
第二节 继承传统文化精华
一、律己
二、律人
三、法治
第三节 弘扬先进文化
第四节 与正式制度安排的互濡 小结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