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1

《蒋介石1887-1975(下)》电子版-2011-7_华文出版社_师永刚,张凡

《蒋介石1887-1975(下)》《蒋介石1887-1975(下)》电子版-2011-7_华文出版社_师永刚,张凡

《蒋介石1887-1975(下)》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作者:师永刚,张凡
页数:280


《蒋介石1887-1975(下)》内容概要[E]

《蒋介石:1887-1975自述》下卷,延续上卷以蒋介石的个人自述言论为重点,穿插其个人一生经历和图片的叙述风格,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式还原真实的蒋介石。下卷中自述的部分所占篇幅多于上卷,按时间的推进,作者添加的部分以蒋宋的私生活、退败台湾后的政治经济活动、以及蒋家后人与蒋的晚年之乐为主,和上卷重点在大陆部分的经历完全不同。较之上卷的意气风发,下册更能反映蒋做为一个失败者的全然不同的一面。下卷中的蒋介石,也正是为我们大多数人所不熟悉的蒋介石。除其谈学行、谈传统、谈国民、谈修身养性、谈曾国藩等著述外,独家展示蒋宋二人书法国画作品、读书笔记,及蒋家生活细节,独家揭秘蒋宋晚年菜谱及蒋氏家族族谱。下卷继续本着在意识形态、政治方面对蒋介石基本没有误读或有意识的进行误导之原则,力求客观、公正、真实地还原蒋介石其人。

《蒋介石1887-1975(下)》作者简介[E]

师永刚,著名传媒人、画传创始人,《凤凰周刊》执行主编。曾策划、发起《世纪华人画传丛书》系列,策划编著的《宋美龄画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三毛私家相册》、《邓丽君私家相册》、《雷锋1940—1962》、《红军1934-1936》等丛书畅销百万册,在行业内也开辟出新的出版图景。

《蒋介石1887-1975(下)》书籍目录[E]

第十二卷 自述
 学行 传统 国民
第十三卷 蒋书宋画
 蒋书宋画之爱情/蒋书宋画之书画
第十四卷 自述
 新生活运动/“做好一个中国人”/手订新生活标语十七则
第十五卷 下野与复出
 失之在政,得之于野/囚禁胡汉民独霸党权/事不过三,再退几无立足之地/重庆:八日长谈江山各异/蒋毛共事广州/蒋介石与毛泽东的互称
第十六卷 自述
 修身/致知格物之法
第十七卷 孤岛寡人
 兵败/寡人
第十八 自述
 故事录:蒋氏自撰十二故事
第十九卷 自述
 哲学
第二十卷 蒋家
 蒋介石一室四妻/蒋氏第二代:经纬相照/蒋氏第三代:文武勇章刚严慈孝/蒋氏第四代:松柏常青一梅独放/蒋介石家世/回乡纪略/蒋氏食谱/病史
第二十一卷 自述
 师者/增补曾胡治兵语录序/曾文正治兵之道/解读曾国藩的“君子之道”
第二十二卷 自述
 读经/读《孟子?养气章》成大事立大志/正气的力量超过原子能几千万倍/附录《孟子?公孙丑上?养气章》
第二十三卷 蒋介石读书笔记
 大学之道/读王阳明“大学问”的几点意见/中庸要旨(节录)
终卷 一个时代的结束
 落幕之日/“两蒋”移灵风波/牺牲品的死亡/谁是蒋介石/遗嘱/蒋介石年谱(1887—1975)

《蒋介石1887-1975(下)》章节摘录[E]

版权页:插图: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四句话,古人亦有认为是格物致知的正解,不要再有朱子第五章所补充的释义,但朱子以为这是上文的总结,提示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要诀,依照朱子原注所云:“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这就是说做人做事必要研究其事物的本末始终,而后就能决定其做事的先后程序,只要你做事的程序不乱,这就得到了做人成功立业的把握,亦就是接近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所以说“则近道矣”。普通一般人做事,往往有始无终,不能成功,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个本末先后次序的道理。须知凡是一件事,其中都是本末所在,如果舍本逐末,先后倒置,势必徒劳无功,甚至弄得倒行逆施,那就非失败不可!譬如我们军事教育和训练士兵,如不先从其内在的良知良能和固有的德性与日常生活着手,使他能发扬天性,认识真理(天理),实践四维,遵守八德,而只教以一些学科、术科和行军作战这一类的技术,而其军队中的官长士兵,都不知道明德、亲民为成功立业的基础,如此,他们既不知道其对国家与人民的责任,亦不知道有尊卑上下的秩序,自然更不知道其做军官做士兵的义务;那么,这种军队随时可以作恶为非,害国害民,甚至要供少数野心家和反动派的利用,为他人所卖而不自知,你看可怜不可怜?再就朱子所谓明德为本、新民为末来说,因为明德是修己,新民是治人,你自己不能先修其身,当然不能感化社会,使众人信服,既不能善处人与人之间而得到尊重,就无法改造社会,管理众人。再从“知止”至“能得”的一段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终,我们如果不先知所止,不预定目标,既不知本末,又不知先后,这样做事怎样能够分别是非、判别得失、肆应成得其宜呢?所以任何一件事,要看清本末,分别先后,更要能贯彻始终,然后才能有成,这样亦就合乎科学的精神和方法了。

《蒋介石1887-1975(下)》媒体关注与评论[E]

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末。如果你不能先修其身,而就要想齐家治国,那就象无本之木,决不能得到治平之效,甚至治丝益棼,未有不败之理,如此亦即可谓不知本了。
——蒋介石论修身哲学是什么?从西文的语源来研究,就是:“爱智”的意义,引申起来说,就是研究宇宙与人生一切事物之统摄的基本的原理原则之学问。就中国字的意义讲,哲就是“贤明”的意思,如书经上所谓“浚哲文明”,以此与西文比照,可知哲学是使人认识宇宙与人生的真谛而进于贤明的基本学问。
——蒋介石谈哲学凡是有信仰有军纪的军队,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军人冒险犯难,赴汤蹈火的精神与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本领,都要从严格训练中得来。军纪训练的行程,是由外而内,由形式而精神,要做到形式与精神的一致。
——蒋介石谈治军我以为最可靠最必要的事情,莫过于注重人才的训练。我们自己有了完善的品德,有了优越的才识,受了良好的教育,就要拿自己的人格学问修养去感化他人,风动社会,尤其对于自己的学生部属,要以身作则剀切训导,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能够服膺主义,担任挽救国家,复兴民族的工作。
——蒋介石谈教育理论上的不正确,是由于不能真知,行为上的不振作,是由于不能力行。惟有至诚,始可以无要而达于真知;惟有至诚,始可以不息而见诸力行。惟有真知力行,始可以不瞻顾,不迟疑,勇往直前,笃实践履。
——蒋介石论知行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悲剧是他个人造成的。
——布赖恩·克罗泽

《蒋介石1887-1975(下)》编辑推荐[E]

《蒋介石:1887-1975(下)》是由华文出版社出版的。

《蒋介石1887-1975(下)》名人推荐[E]

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大陆第一部关于蒋介石人生八十八年思想言论辑录──《蒋介石:1887-1975(自述)》付梓出版。该书编选者师永刚称,该书本着“笔则笔,削则削。不烧香,不媚俗”的态度,删减对蒋的刻意描摹或有意误导,试图以蒋氏自己的语言,还原真实的蒋氏人生。——香港《大公报》该书报道蒋介石的一生浮沉,除了自述性文章外,还有蒋介石谈论其与孙中山、毛泽东、汪精卫、周恩来等人的交往经历。我认为该书出版是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代表大陆已能从还原历史真相来正视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史的角色,这是很可喜的发展。——国民党籍“立委” 邱毅《蒋介石:1887-1975(自述)》只是给大家打开一个“针孔”,还不是一个“门缝”,已经引起公众如此热情的关注。 “不做无耻的吹捧,也不做盲目的批判。还原一个人在历史中的拼图,是我们这代人该做的事情”。——《中国青年报》报道摘录蒋介石盖棺20多年了,他的自省和忧责早已停止,但要对他形成历史“论定”,显然还需时日,还需更多的讨论与研究。历史学家关注的多是一个人物的功过是非,而普通人想看的是一个人在历史和生活中的挣扎,因这种挣扎本身就是生命鲜活的证明。《蒋介石:1887-1975(自述)》出版的历史意味。——《北京青年报》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