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东嘎壁画窟》
《西藏阿里东嘎壁画窟》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作者:彭措朗杰,阿布 编
页数:182
《西藏阿里东嘎壁画窟》内容概要[E]
壁画作为装饰殿堂庙宇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是西藏历代寺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737年第七世达赖喇嘛向清廷上报的数字,西藏寺庙多达3477座,其壁画更是数量繁多。现保存在西藏寺庙、殿堂和一些官邸内的壁画,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总数超过10万幅。如拉萨大昭寺壁画面积就达44.0平方米,若将它变成1米宽的彩带,可以环绕八廓街5圈多。布达拉宫壁画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绘有上万幅壁画,极为壮观。西藏寺院是壁画聚集之所。大的寺院往往有数十个到数百个殿堂,各个殿堂及其周围走廊的墙壁、天花板等处均绘满了壁画,形成了延绵不断、绚丽多姿、色彩缤纷的美丽画廊。置身其中,令人恍如步入神奇美妙的天宫或者阴森的地狱,沉浸在微妙飘渺的玄想之中。本书所要介绍的东嘎壁画窟,是西藏文物部门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更是西藏乃至中国佛窟艺术的又一瑰丽画卷。
《西藏阿里东嘎壁画窟》书籍目录[E]
前言地图一号窟 东壁 北壁 西壁 南壁 藻井二号窟 四壁藻井 三号窟藻井藏密曼陀罗佛菩萨诸神名称与藏文拉丁文转写对照表
《西藏阿里东嘎壁画窟》章节摘录[E]
插图:一号窟一号窟位于三个洞窟中间,东侧为二号窟,西侧为三号窟。一号窟底标高海拔4150米。窟口南击,开于窟南壁的中央,宽1.9米,高3.6米,入口处壁厚2.1米。窟内平面近似正方形,东西向面阔6.63米,南北向进深6.47米。四壁上部内倾,顶小底大,呈覆斗形,四壁距地面垂直高4.24米。窟顶为斗四套藻进,通高5.6米,四层方形由大到小,以下层方形各边的中点连线形成上层方形,如此层层45角相错,叠套升高,在窟的中央形成最高点窟底为凿挖的岩石地面。在靠四壁底部有宽0.8米、高0.74米的供台,台分两级,未见原供佛像的痕迹。窟内四壁及藻井满绘曼陀罗。东壁上绘有一个大的曼陀罗,初步认定为普明大日如来曼陀罗;北壁上绘有二上曼陀罗,东为金刚萨埵曼陀罗,西为文殊师利曼陀罗;西壁也绘有二个曼陀罗,北为大日明照佛曼陀罗,南为不动明王曼陀罗;南壁绘有土地神、一个自在观世音、二个不同类型的十一面观音和四个曼陀罗;西侧为顶髻尊胜佛母曼陀罗和金刚明王曼陀罗,东侧为顶髻白度母曼陀罗和四臂观世音曼陀罗。
《西藏阿里东嘎壁画窟》编辑推荐[E]
《西藏阿里 东嘎壁画窟》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