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还是机遇》
《设计还是机遇》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丹妮斯·奥利威
页数:214
译者:冯宇
《设计还是机遇》内容概要[E]
本书是通俗易懂的新闻作品,作者所呈现的,是在生命起源的问题上,经过精心组织和清晰陈述的说明。
作者“既不希望带着自己的信条,也不愿卷入一场论战”。本书是一阵知识之风,清除围绕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非理性的迷雾。从宇宙论到神学,从科学、哲学到《创世记》,作者给出了崭新而清晰的陈述。
《设计还是机遇》作者简介[E]
奥利威是一位记者,在报道科学与信仰相关专题方面尤为杰出,她已经出版的著作包括:《科学与信仰》、《为什么21世纪科学需要信仰?》,她也是“科学与信仰”专栏作家,同时为不少媒体撰写相关文章。
《设计还是机遇》书籍目录[E]
导言第一部 宇宙是被造的还是自存的?
第一章 设计或机遇?
第二章 支持机遇的最佳论点
第三章 支持设计的最佳论据第二部 生命的来由?设计或机遇?
第四章 是设计还是机遇,为何如此重要?
第五章 达尔文是谁?他到底说了什么?
第六章 谁爱达尔文?谁恨达尔文?
第七章 斯科普斯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第八章 现代进化论者如何离开达尔文而进化
第九章 达尔文接班人之问的争吵:道金斯与古尔德第三部 起初就有了……创造主义!
第十章 创造主义:转化成一项现代运动
第十一章 科学家可以成为创造论者吗?
第十二章 为何创造主义在增长?第四部 设计……逐渐显现的图画
第十三章 智慧设计:为何引起强烈的争议?
第十四章 智慧设计是正确的科学吗?能算为科学吗?
第十五章 智慧设计是正确的神学吗?能算为神学吗?
第十六章 智慧设计的未来索引后记
《设计还是机遇》章节摘录[E]
第一章 设计或机遇?
一个永存的宇宙会死亡吗?至少,宇宙永存的观点可能死亡。而且,这种观点在20世纪的确已经死了。虽然科学家在理性上偏爱宇宙永存过于大爆炸论,但证据迫使他们放弃。致命的原因何在?美国天文学家哈勃(Edwin Hubble,1889-1953)于1929年发现,所有的星云都在彼此分离,且渐行渐远。他的发现引起一个关键的问题:如果宇宙确实是永存的,为什么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星云没有很早以前就消亡?任何与莱麦德的大爆炸理论抗衡的人必须解释这个关键问题。但没有人能作出解释。因此,在大爆炸理论盛行之前,永存的宇宙早已死了,并且被埋葬了。
教父(Godfather)
大爆炸理论的“教父”是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霍伊尔爵士(sr.Fred Hoyle,1915-2001),他在一篇论文中首先给这理论命名。但他憎恶这个理论。他是个无神论者,他当然能够体会到这理论的神学意味,那是他完全不能接受的。
因此,霍伊尔决意要推翻大爆炸理论。但想要将永恒从上帝手中夺回,归还这宇宙,需要相当高明的手段。身为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他比其他人的机会要多得多。
原子一个一个地……
据说,1946年的一个晚上,在剑桥,霍伊尔和另两位物理学家,霍尔曼?邦迪(Hermannn Bondi)、托马斯?戈德(Thomas Gold)一同去看一场恐怖电影。那电影的情节设计运用了循环的手法,最后的一个结束镜头和第一个开场镜头完全一样。当晚他们回到邦迪的公寓,喝过数杯白兰地酒之后,这三位物理学家得到了灵感。他们问,宇宙会不会像那部电影一样,结局又被开始取代了,循环不息?
《设计还是机遇》媒体关注与评论[E]
就我们时代知识领域中的激战,丹妮斯?奥利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的介绍。
--詹腓力(Phillp E.Johnson),《审判达尔文》作者
清晰、公正而富有趣味,任何一位想跟上这场正在创造历史之论战的人不应当错过本书。
--乔纳森?韦尔斯(Jonathan weus),《进化论的圣像》作者
对于外行的读者来说,奥利威的书是一个出色的介绍,她为非本专业的读者提供了具有广度、清晰和通俗易懂的说明。
--蒂莫西?G?斯坦迪什(Timothv G.standish),地球科学探索机构学者
《设计还是机遇》编辑推荐[E]
宇宙是被造的还是自存的,By design or by chance?生命的来由是设计还是机遇?
《设计还是机遇》以通俗易懂的新闻形式,对于这两个问题进行了经过精心组织和清晰陈述的说明。面对年轻地球论、地球年老论、神创进化论、智慧设计论、无神进化论……《设计还是机遇》没有为任何一方辩护,作者既不希望带着自己的信条,也不愿卷入一场论战。只是客观地讨论了各方观点,请读者自己作出理性判断。
关于进化论与智慧设计论之争,《设计还是机遇》独树一帜,无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