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入门》
《古汉语入门》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莹
页数:320
《古汉语入门》前言[E]
本书是为在英语环境中学习古汉语的学生而编写的。适合用做海外大学、学院中文系三、四年级的教材。亦可为汉语环境中的大、中学生及国内外有兴趣自学古汉语者提供参考。
全书共二十课,内容选自先秦至明清各代诗、文的经典部分,力求对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宝库作一个有系统的简介,同时又逐步介绍了文言文的语法、句式和词汇,并提供了练习及答案。本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阅读古汉语的基本技能。
每课的编排体例大致如下:
1.课文——原作或摘选(简体加注拼音,繁体原文对照)
2.原作的现代汉语译文(今译)’
3.原作的英语译文(英译)
4.词语注释(中、英文)
5.文言语法/知识(中、英文)
6.补充阅读课文(简体加注拼音,繁体原文对照,现代汉语译文)
7.练习
8.文化常识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部分不仅是华夏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不仅炎黄子孙,其他族裔的人们也同样可以得益于这份遗产。希望本书能够将海内外更多的年轻人引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的大门,使他们今后成为这个丰富宝藏的发掘者和传播者,让古代哲人的智慧照亮现代人的心路。
《古汉语入门》内容概要[E]
本书内容所收辑者,实在包含了上自先秦之诗、骚、诸子,中含唐、宋之诗、文、词、曲,下及明清之小品散文的多种内容,既有兼容并包之广,且有明白之历史系统与源流可循。教学者手此一卷,自可引领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得一普遍之认识,何况所选录之篇章分别皆附有原作之汉语拼音,又附有现代汉语与英语之译文,且兼及古汉语之语法与知识,对课文中之每一词语亦皆附有中、英文之注释,并且附有补充之材料。我在观览之下,深感此书不仅可供海外人士学习古汉语之用,亦可供国内青年学生学习古汉语及传统文化之用。何况还可以同时藉此以学习英语,可谓一举而数得,料必为国内之家长与同学之所欢迎也。
《古汉语入门》作者简介[E]
周莹,加拿大兰加拉学院(Langara College)中国古典文学教授。
《古汉语入门》书籍目录[E]
第一课 《诗经》摘选 课文
风:1-1关雎
1-2将仲子
雅:1-3伐木(节选)
颂:1-4丰年 文言语法/知识
一、汉字发展简介
二、古汉语的两大系统
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 补充阅读
《尚书》名句 练习 文化常识
一、《诗经》
二、《尚书》第二课 《楚辞》摘选 ……第三课 《周易》摘选第四课 《礼记》摘选第五课 《论语》摘选(一)第六课 《论语》摘选(二)第七课 《孟子》摘选(一)第八课 《孟子》摘选(二)第九课 《道德经》摘选(一)第十课 《道德经》摘选(二)第十一课 先秦语言第十二课 《左传》摘选第十三课 《战国策》摘选第十四课 《史记》摘选第十五课 汉魏六朝诗选第十六课 唐诗选第十七课 宋词与元曲选第十八课 唐宋文选(一)第十九课 唐宋文选(二)第二十课 明清小品附录参考书目练习参考答案(另册)
《古汉语入门》章节摘录[E]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分为表音和表意两大系统。现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文字都是表音文字,而汉字是从古代到今天唯一保持了强大生命力的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特征是寓义于形,即是将形、音、义统一于一体。
汉字产生的确切年代虽不可考,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至少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有部分汉字问世了。汉字是因为生活中的实际需要而被逐步创造出来的。开始可能只是一些符号和图画,经过长期的演变,才逐步形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字形。
迄今已经被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汉字是商代的甲骨文。从那时起,汉字大致经历了六个演进阶段:
·甲骨文盛行于殷商时代,约3500年以前;
·金文 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时代,约3000年前;
·大篆又叫籀(zh6u)文或金石竹帛文,是战国时代(约2500年前后)应用于各国的文字,有许多不同的异体字;
·小篆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天下的文字命人所编定的标准字形(约2200年前);
·隶书 是秦和汉初时在小篆的基础上被简化的字体,一直沿用至今。
《古汉语入门》编辑推荐[E]
经典拾粹 拼音辅读 汉英译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