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1

《经络与健康》电子版-2012-5_人民卫生出版社_张维波

《经络与健康》《经络与健康》电子版-2012-5_人民卫生出版社_张维波

《经络与健康》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张维波
页数:350
字数:574000


《经络与健康》内容概要[E]

《经络与健康》是作者张维波30年经络研究、6个国家级经络课题成果的一次全面总结。《经络与健康》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讲经络的实质,围绕作者提出的经络低流阻组织液通道学说,首先从中医文献的角度进行了解析,指出狭义的气指组织液,对组织液的生理与生物流变学知识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组织液在经络中流动的流体力学模型,运用多种生物力学测量手段验证了经络的低流阻、低组织液压特性,发现了循经低流阻通道,对该通道的几何特性、形态学、组织液量、生物物理学特性、传输小分子特性,以及病理和药物吸收的原理进行了多层次的实验研究。下编着重谈经络与健康的关系,首先探讨了生命的特征和健康的定义,重点阐述了经络通过保持内环境组织液稳态和维持人体不同功能系统活动协调,从而影响健康的重要生物学意义。对经络的整体联系功能进行了聚类分析证明,对经络调节和经络不通的原理从神经一肌肉和神经一血管两个途径进行了探讨,进而对七情、六淫、饮食等影响健康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对各种中医疗法和武术、气功等保健锻炼的机制进行了讨论,最后就该研究对2l世纪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展望。
本书是针灸科研、医疗和教学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供中西医专业、生命科学和所有对健康问题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经络与健康》作者简介[E]

张维波,1961年9月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作者大学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原山东海洋学院),主修流体物理。1983年考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从师于著名经络学家祝总骧教授,开始研究经络,是我国最早的经络研究生之一;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1998年获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从中国科学院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后,即参与了国家“七五”经络攻关课题。199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开始独立承担经络研究课题,又在1995年、2005年和2008年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承担经络研究课题。1993~1997年参加“八五”经络攀登项目,1998~2002年期间任国家“九五”攀登“经络的研究”专题组组长。曾于1998年赴挪威Bergen大学Aukland实验室学习组织液研究技术,2000年和2001年两次赴韩国圆光大学进行经络合作研究,2007~2008年间在维也纳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张维波长期从事经络研究,提出了经络的“循经低流阻通道”学说,2002年5月29日《健康报》整版介绍了他的研究,2004年9月15日中央十台播放了以他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寻找经络”节目,他又在2006年和2007年两次参与中央十台“点穴”和“穴位探秘”节目的录制,成为公众人物。张教授共发表80余篇文章,其中6篇文章被SCI、EI刊物收录,出版学术专著三部,获得七项国家专利,其科研成果多次在国内外获奖。除三次获中国中医科学院奖、一次北京市奖和一次中国针灸学会奖外,2008年10月,他的“循经低流阻通道的发现”一文获得韩国颁发的国际大奖:“针灸经络研究——舍岩奖”。

《经络与健康》书籍目录[E]

上编 经络是组织液通道
 第1章 现代医学危机与中医学的重新崛起
 第2章 中医与经络
 第3章 古典经络理论解析
 第4章 气血经络的现代生物学本质
 第5章 循经低流阻通道的实验验证
 第6章 循经低流阻通道几何学特征的研究
 第7章 循经低流阻通道的形态学研究
 第8章 循经低流阻通道组织液压特性的研究
 第9章 循经低流阻通道组织液量的测定
 第10章 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学特性
 第11章 经络通道传输分子物质的功能
 第12章 经络的病理学研究
 第13章 循经低流阻通道的药理学研究
下编 经络的治疗保健原理一健康学导论
 第14章 生命是什么
 第15章 健康的经络原理
 第16章 经络的整体联系功能与实验验证
 第17章 经络与疾病的关系
 第18章 “经络不通”是怎样形成的
 第19章 各种中医疗法的经络原理
 第20章 如何使经络畅通
 第21章 经络与21世纪
参考文献
后记

《经络与健康》编辑推荐[E]

张维波研究员积30年对中医经络学说的研究工作,其间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文,晚近就该领域他的科研成果做了比较系统全面的总结,撰著《经络与健康》一书。是书提出了经络低流阻组织液通道的新见解;作者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可行的实验设计,制作了组织液在经络中流动的流体力学模型,运用多种生物力学测量手段验证经络的低流阻、低组织液压特征,发现了循经低流阻通道,并对其形态与功能做了多层次、多环节的研究。值得提出的是,其循经低流阻通道的新发现及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研究具有推动生命科学进步的现实意义。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