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创业环境评价与建设研究》
《科技企业创业环境评价与建设研究》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罗公利,刘伟,边伟军 著
页数:219
《科技企业创业环境评价与建设研究》内容概要[E]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新一轮深刻调整,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作为载体的科技创业企业将会在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科技企业创业环境评价与建设研究》围绕科技企业创业环境建设这一主题,以山东省为典型案例,在系统阐述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科技企业创业环境构成要素模型,并借助翔实的调查数据,辨析影响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的因素,运用模糊评价理论设计提出了科技企业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省科技企业创业环境进行了评价。针对上述研究发现的规律,《科技企业创业环境评价与建设研究》从我国科技企业创业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了加强科技企业创业环境建设的基本思路。
《科技企业创业环境评价与建设研究》可供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和决策者,高等院校师生,各类创业孵化、辅导和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科技创业者阅读、参考。
《科技企业创业环境评价与建设研究》书籍目录[E]
前言第1章 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理论概述1.1 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的相关概念1.2 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的相关理论第2章 科技企业创业环境构成要素模型研究2.1 科技企业创业环境构成要素分析2.2 科技企业创业环境构成要素模型的确立2.3 科技企业创业环境构成要素模型分析第3章 山东省科技企业创业环境评价分析3.1 山东省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现状分析3.2 山东省科技企业创业环境评价3.3 山东省科技企业创业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第4章 国内外科技企业创业环境建设的经验借鉴4.1 发达国家科技企业创业环境建设的经验4.2 国内发达地区科技企业创业环境建设的经验4.3 其他国家(地区)对我国科技企业创业环境建设的启示第5章 我国科技企业创业环境建设策略5.1 加强创业教育宣传,优化社会文化环境5.2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加大科技创业支持力度5.3 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科技创业金融环境5.4 加强载体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业孵化水平5.5 加大人才引培力度,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参考文献附录1 山东省科技创业企业成长与创业环境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附录2 科技创业企业调查问卷附录3 山东省部分创业支持政策
《科技企业创业环境评价与建设研究》章节摘录[E]
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理论概述
1.1 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的相关概念
1.1.1 科技企业
1.科技企业的含义
科技企业定位在高科技领域,不同的学者对科技企业的定义不尽相同。美国学者F.G.Doody和H.B.Muntser认为高科技企业是一类表现为具有高增长率、高额研究与开发费用、高附加值、强烈的出口导向和高技能劳务密集的生产技术型公司(吕徽,2003)。另一位美国学者纳尔逊则认为,高技术(产业)是导致普通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和增强国家经济竞争能力的“战略产业”,同时高技术作为先导产业,其总处于产业发展结构的前期,且一旦形成,将以20%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发展。《科学美国人》杂志对科技企业的定义是:“需要不断进行高水平创新的企业,其市场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这类企业一般需要有10%以上的高级工程师和科学家,至于从事最边缘技术的企业则要有15%以上的高级工程师和科学家。”王旭和刘玉国(2003)从行业领域的角度给出了科技企业的定义:“科技企业是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的中小规模企业,是知识集约度高,谋求产品、服务等的高附加值,吸收高额资本的企业。”
国外对高科技企业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高技术产业概念的界定,二是依据企业产品的产业属性,把处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企业称为高技术企业。各个国家对高科技企业的界定不尽相同。例如,美国界定高科技企业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研究与开发强度即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以及科技人员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来界定。法国以产品循环论来界定,认为只有当一种新产品使用标准生产线生产,具有相对高水平的科研开发人员,拥有一定市场并已形成新分支产业时,才能称为高科技产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根据科技专家的意见并结合美国高科技行业R&D(研发)强度分析方法,把以下九个行业列入高科技企业:航空航天、电子通信业、医药业、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科学仪器业、电器机械业、非电气机械业、化学工业、军事装备业。
我国对高科技企业的认定标准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进行调整完善。例如,2000年7月科学技术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国科发火字[2000]324号文件)提出,界定高技术企业的主要参考指标是其从事的业务范围、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的比重、科技产品(实物产品和知识产权)的价值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及研究开发的投入水平。2008年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则对这一认定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将高新技术企业定义为: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根据新的认定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需满足如下条件:①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五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②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③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④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一定要求① ;⑤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⑥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
本书认为,科技企业是指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以高技术含量为产品特征,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的企业。目前,科学技术部对高技术企业的认定以及国家创新基金对中小科技企业的认定标准都有一定的政策局限性。因为被认定的企业将享受国家的税收、注册登记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或者获得技术创新基金的支持,所以在界定时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而本书的界定将研究范围扩大,包括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不受政策导向的影响。
①研发经费与销售收入的比例根据最近一年的销售收入确定: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2.科技企业的特征
1 运营特征
科技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技术研发力、产品更新力、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的整合力上。与一般企业相比,科技企业有着自身的技术优势,有着相对灵活的市场反应机制,生存能力更强;同时,科技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环境,在经营中往往面临着更大的风险。科技企业的运营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投入性。在传统工业中,企业发展追求的是规模经济,以生产规模大小衡量发展程度高低;而科技企业由于高技术产品附加价值高,更新快,因此其发展主要不是追求产品规模的扩大,而是注重于技术创新,要求的是研究开发资金高投入,关心的是高技术产品与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此外,技术的快速更新,迫使以高技术为经营基础的科技企业不仅要有比传统企业强得多的研究开发能力,而且要具有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快速的应变能力。要在迅速的变化中不断地开发新技术,在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注重信息的收集、处理和运用。因此,科技企业为了取得并保持技术优势,就要坚持技术持续开发策略,就要大量和多次投入资金,就要更加注重获取外部信息以及内部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对于中小科技企业而言,一方面,企业在从种子期、创建期到成长期、成熟期的发展过程中,从研制、设计、试验、中试、生产、销售至规模化、产业化,期间每一阶段都需要资金注入,越是后续阶段,需要注入的资金量越大。在发达国家,前期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方面的投资比例达到1∶10∶100。另一方面,企业为了留住核心人员,保持企业人力资本竞争优势,不得不以各种形式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从而增加了企业人员成本。
二是高成长性。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背景下,新产品、新业务、新市场层出不穷,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中小科技企业一般资本规模较小,在发展初期受资金实力限制一般投入较少,但企业往往凭借其产品特有的技术和功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或垄断地位,产品或服务一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由于技术领先、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较高,企业的知名度、市场份额、盈利能力都会明显提高,实现高速发展。其高成长性具体表现为:技术变化快、市场变化快、增长速度快、组织发展快。例如,美国硅谷的微软、苹果等公司,在短短10年间,一跃成为世界500强企业。而百度公司则是我国中小科技企业成长的典型案例。2000年1月,李彦宏、徐勇携120万美元风险投资回国创立百度公司,到2005年百度公司营业收入达3.19亿元,年均增长超过了400%。另外,中小科技企业经营的产品一般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功能差异化的特点,其产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引导市场的能力较强。中小科技企业往往凭借其良好的产品概念、产品功能、市场前景和业绩高成长性成为资本运作的热点,多数业绩良好的中小科技企业最终都能找到资本市场的出口,这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资基础。
三是高风险性。由于高技术的高探索性和创新性,高技术企业的运作不仅与传统企业一样面临自然灾害、运输灾害、偷窃等可能性,而且面临着高技术企业所特有的技术失败、产品或劳务不被市场接受及管理失误等不可投保的风险① 。因此,除了与一般企业一样要面临社会、政治、法律、政策等环境条件变化而产生的外部风险外,科技企业还要面临企业产品技术升级换代加快、产品寿命周期缩短所导致的技术开发风险和市场风险。在科技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大量的资金投入面临经营失败的财务风险。有关数据表明,在种子期中小科技企业的成功率不到10%,在创建期也只能达到20%左右。10年后又约有25%的新技术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不复存在。据统计,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项目中有50%左右是完全失败的,40%是不赚不赔或微利,只有10%大获成功。所以,在风险投资行业中存在著名的“大拇指定律”,即在风险投资每年选择的10家高科技企业中,会有一个企业成长特别好,给投资者带来高额回报。从投资角度看,中小科技企业的高风险还表现为,由于科技项目的技术知识壁垒的存在,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以及风险投资者对投资项目技术及市场前景的把握难度加大,进而造成投资决策风险加大。
四是高收益性。高风险的投资背后往往蕴含着高额的利润回报。中小科技企业项目投资之初,的确有很高的投资失败率,存在高风险,但项目一旦成功就会给投资者带来数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也就是说,由于高技术的高附加值和高创新性,从事高技术生产经营的科技企业一旦获得成功,其收益将大大高于传统企业。
2 要素特征
一般情况下,根据企业所需投资、用人数量、技术装备程度、技术人员比重等因素,企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三种类型。科技企业则既属于脑力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又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需要投入巨额的研制开发费和商品化资金;更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需要运用多学科研究成果,花费较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时间。此类企业技术装备先进,投资费用大,职工文化素质高,产品技术性强,简单劳动力使用、原材料消耗较少。科技企业在构成要素上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有形资产比例低,无形资产比例高。中小科技企业在创业之初,净资产比例偏低,资产多为具有市场价值的技术、专利和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力资本,有形资产比例较低,即使在企业发展的中后期,企业无形资产仍占很大比重。在中
①2007年,科学技术部联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地开展科技保险试点,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
小科技企业成长实践中,拥有知识产权往往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聚合点。随着世界各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保护力度的加大,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环境将得到改善。这将使拥有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优势的科技企业在社会劳动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是技术起点高,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基础。在科技企业中,技术要素处于核心地位,其他要素围绕着技术要素进行组合。传统企业以机器或机器体系为主要生产手段,其主要功能是“从事生产”活动。科技企业则以技术的研究开发为主要经营手段,其主要功能是“技术创新”。因此,科技企业的员工以科技人员为主,主导部门是研究开发部门,科技开发在企业中占主导地位,并将较多的资金用于研究开发。不仅如此,科技企业的产品或技术属于高技术范畴,即科技企业的技术要素水平比一般企业高,它们大多集中在信息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海洋工程等高技术领域,一般拥有一项或多项在国内或国际领先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为了取得并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企业在产品开发中,不断把一次性技术创新推进到多次性技术创新,把单一产品技术创新推向系列化技术开发创新。另外,从发展模式看,科技企业不同于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传统企业注重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下追求规模经济,以生产规模大小衡量发展程度高低;科技企业由于高新技术产品附加价值高,更新速度快,因此其发展不是单纯地追求生产规模,而是注重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基础,通过投入较高的研发资金,使高新技术产品不断适应社会需求。
三是人力资本在企业运营中居于突出地位。由于涉及多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科技企业需要复合型、多层次人才。与一般企业相比,科技企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风险意识和学习能力。员工年轻化、素质高是科技企业的一大特点,人力资本是企业运营的核心资源。一般来讲,科技企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达到企业总人数的30%以上,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达到企业总人数的10%以上。因此,人力资本在企业运营中居于突出地位,它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四是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市场环境中,科技企业具备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运营的人员条件和实施环境,使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搜集、发布和利用信息,为企业经营与决策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高新技术,具有专用性强、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这就迫使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科技企业不仅要有比传统企业更强大的研发能力,还要有对信息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要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中,注重收集、处理和运用企业内、外部信息,不断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在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
五是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科技企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日益成为科技企业管理的重点。一方面,科技企业的基本特点决定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科技企业的资产主要表现为无形资产;科技企业的员工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更为关注个人成长与职业生涯规划;企业盈利主要依靠专有技术,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的发展基础。因此,知识与智力要素的投入是科技企业经营的核心与根本,知识管理对整合企业内部智力资源,保护企业技术资源,提高企业科技竞争优势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知识管理有利于提高科技企业的效益。开展知识管理,就是要提高员工个人和企业在知识的采集与加工、传播与共享、存储与积累、创新与应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提升团队智慧,降低创新成本,以实现企业持续创新及员工个人的快速成长,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