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1

《论个人主义思潮》电子版-2006-4_高等教育_夏伟东

《论个人主义思潮》《论个人主义思潮》电子版-2006-4_高等教育_夏伟东

《论个人主义思潮》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夏伟东
页数:186


《论个人主义思潮》内容概要[E]

《个人主义思潮》是清华大学德育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社会思潮”总课题的子课题之一。共分为三篇。第一篇:导论。此篇简要勾画了个人主义在中国和西方的发生发展史,揭示了个人主义的本质内涵,分析了个人主义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危害,探讨了个人主义在当代中国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重点是论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不能与个人主义相嫁接。

第二篇:中国个人主义思潮述评。此篇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四个历史时期,以此归纳概括在中国文化语境下,不同历史时期的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基本特征与本质内涵,力图理清中国文化中的广义的个人主义与狭义的个人主义的联系与区别,把握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个人主义的看法与态度。同时也力图澄清个人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第三篇:西方个人主义源流述评。此篇从古希腊的智者学派讲起,一直延伸到本世纪初西方社会社群主义者与个人主义者关于个人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的激烈辩难,重点是通过分析个人主义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揭示个人主义在西方社会语境中的具体的含义、表现、本质及日益凸现的危害,展现西方个人主义的多面性和在现实社会中面临的困境。

《论个人主义思潮》书籍目录[E]

第一篇:导 论
 第一章 个人主义的历史源流

一、个人主义的历史考察

二、个人主义的实质

三、个人主义的危害性
 第二章 个人主义为什么在中国兴起

一、个人主义的三个层面

二、个人主义在我国兴起的原因

三、不能盲目赞美个人主义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嫁接个人主义道德观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同个人主义相嫁接

二、个人主义的严重弊端决定了它不能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嫁接
第二篇:中国个人主义思潮述评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利己主义个人观

一、杨朱的贵生重己思想

二、法家的利君思想和《列子?杨朱篇》的享乐思想

三、晚明自我观念之省思
 第二章 近代中国个人主义思想的演替与超越

一、维新与革命语境中的个人观念

二、启蒙与解放话语中的个人主义思潮

三、人权与革命:个人主义之曲变与对个人主义的超越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个人主义的批判

一、对民主个人主义和党内个人主义的批判

二、对个人主义批判的全面展开”

三、从“拔白旗、插红旗”到“斗私,批修”
 第四章 新时期关于个人主义的争辩

一、人性论与人道主义思潮”

二、从人生意义讨论到所谓新启蒙运动

三、2.0世纪90年代以降个人主义观辨析
第三篇:西方个人主义源流述评
 第一章 古希腊时期的个人主义:原子式的个人主义

一、个人主义观念的产生及早期智者的个人主义

二、古希腊时期的个人主义观念中蕴含的相对主义与快乐主义的因素
 第二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个人主义:反抗封建神学专制主义的个人主义

一、高扬人的价值与尊严

二、倡导个性的自由与发展

三、追求尘世的幸福与享乐
 第三章 近代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上的个人主义

一、托马斯?霍布斯的个人主义思想

二、约翰?洛克的个人主义思想

三、亚当?斯密的个人主义思想

四、让?雅克?卢梭的个人主义思想
 第四章 自觉的个人主义:资本主义成熟期的个人主义

一、个人主义概念的提出和托克维尔的阐述

二、个人主义在各个理论层面的系统化
 第五章 个人主义的变异:从杜威到哈耶克

一、约翰?杜威的新个人主义

二、FA哈耶克的保守的个人主义
 第六章 个人主义的辩难:社群主义与个人主义的论争

一、自由主义的复兴

二、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
 第七章 个人主义理论争论的新趋向:20世纪90年代个人主义理论的一些基本观念

一、个人的概念

二、权利的概念

三、多元论

四、人性自私与利己主义

五、华盛顿共识与后华盛顿共识
 第八章 沉重的反思:对西方学者关于个人主义内在矛盾观点的一些研究

一、个人主义与社会的死亡

二、个人主义向何处去

三、对市场原教旨主义价值观的批判
后记

《论个人主义思潮》章节摘录[E]

杜威的这种思想倾向在当今西方世界,尤其是在个人主义最为盛行的美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原因就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演变,资本主义的内部潜在危机也日趋剧烈和表面化。这种危机促使资本主义的思想家们去反省危机的根源和寻找解决危机的途径。这些努力反映在意识形态上,就是反省包括个人主义在内的西方文化。一方面,有的思想家像杜威那样,希望“改造”个人主义,希望创造出一种能够解脱资本主义的文化危机或精神危机的“新个人主义”。另一方面,也有一大批有识之士,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批判个人主义思想,甚至将个人主义视为资本主义文化弊病的总渊薮。因此,当代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发展的总趋向,不是重复以往陈旧的个人主义,也不是废弃个人主义,而是在新形势下寻求个人主义新的发展能力。这种趋向,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向是合拍的。二、个人主义的实质
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来定义个人主义的: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和自我。这种政治和社会哲学,包含着一种价值体系,一种人性理论,一种对于某些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行为的总的态度、倾向和信念。②该书对个人主义的这种界说,大体上看是比较全面的,即近代以来的个人主义,不仅仅是我们在伦理道德意义上所理解的资产阶级道德原则,而且是一种关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思想文化制度的全面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体系。
首先,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关于人性和人的价值的一种基本理论。
其一,关于个人本位或个人中心的理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之所以突出个人、强调个人的重要性,最初的出发点,就是认为个人与社会相比较是更本位、更中心的存在。所谓“个人原子论”,就是这种理论的形象概括,即认为社会无非是由各个互不相连的“原子”组成的,社会相对于这些原子来说是虚幻的或形式上的存在,离开了个人原子,也就没有社会的存在。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