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1

《保险中国200年》电子版-2008-1_2008-1-1_王安

《保险中国200年》《保险中国200年》电子版-2008-1_2008-1-1_王安

《保险中国200年》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2008-1-1
作者:王安
页数:384


《保险中国200年》内容概要[E]

206年的保险,78年的再保险——中国保险业一种走来,大路朝天。
1949年新中国保险业起步了,当时的保险是帮助政府平衡财政预算的工具。此时保险业的“天”是政府,是计划经济。
改革开放,保险业开始回归其社会保障作用的本位。此时保险业的“天”,正在由政府、计划向市场转变。
中国保险市场开放了,保险企业海内外上市了。此时保险业的“天”,已不限于我们自个儿,还要面对洋人的“天”,接受国际化的挑战和竞争,在境外接受当地股民和监管机构的监督。

《保险中国200年》作者简介[E]

王安,学统计,觉得全世界都可被数字格式化,198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出了校门,发现世界并不能按照所学格式化,有更伟大的力量在左右天下。如果迷信数学,忒幼稚了。于是投身传媒,曾任《中国青年报》经济蓝讯主编、《中国保险报》副主编、《财经时报》副主编,若干杂志主编。写专栏,掺和电视,出书,有《股爷您上座》、《老大中国为什么步履艰难》、《25年》、《刚刚过去的历史》等。

《保险中国200年》书籍目录[E]

引子 保险:中国与世界真金白银的联系第一辑 1801:保险发端第二辑 1945:官僚资本称雄第三辑 1949:接受保险业第四辑 1949:创建人保第五辑 1950:走出去第六辑 1958:停办国内业务第七辑 1963:跃进论第八辑 1963:上海苟延第九辑 1966:“文革”风暴第十辑 1970:低调前行第十一辑 1979:恢复国内业务第十二辑 1986:初显混沌第十三辑 1984:长尾巴业务第十四辑 1985:法定分保第十五辑 1990:赔案博弈第十六辑 1996:解构人保第十七辑 2003:浴火中国再第十八辑 2005:做大做强第十九辑 2006:资本君临天下第二十辑 2007:大路朝天附录1 中国保险和再保险发展进程标志性节点附录2 1949年后中国内地保险和再保险机构及相关人员索引附录3 1949年后中国内地保险市场监管沿革及概览后记 大家都是过客

《保险中国200年》章节摘录[E]

第一辑 1801:保险发端
洋人不满足在广州晒太阳
浩浩荡荡打进北京
1347年10月23日,意大利商人签发了一张船舶航运保险契约,据说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份保单。
21年后,1368年,在中国,汉人朱元璋赶走了蒙古人,灭元建明。但后来的明朝皇帝不喜欢外人,不管是东洋人还是西洋人,闭关锁国,“不许一块船板出海”。这自然就用不上保险。再后虽有郑和七下西洋,但那是政绩工程,更沾不上商业保险。
认定这第一张保单的是《中国保险史》,这部大著由宋国华任编委会主任委员,1997年10月出版,

《保险中国200年》编辑推荐[E]

清晰而不乏感性的文字,写尽中国保险业和再保险业的前世今生。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杨超
看到许多熟悉的人和事,也看到—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说法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
此书不只讲保险,还是对中国200年的经济、企业、政治、社会独具视角的解读
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裁 张文伟
我们到内地办公司,这本书就像一个导航灯,帮助我们熟悉环境。让我感到亲切的是,这本书很OPEN,很好读,一点也不陌生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执行院长郝演苏
对保险业的变迁轨迹作出如此客观思考,难能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