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就真来不及了》
《不说,就真来不及了》
出版时间:2012-12-30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袁苡程
页数:190
字数:100000
《不说-就真来不及了》前言[E]
提到人生的意义,有人可能会想起耳熟能详的名人语录,长辈告知的伦理教诲,或是哲学大师们对此进行的深奥的理论探讨和难有定论的旷世之争。但很少有人知道人生的意义在临终者的心里又是怎样的?他们在那一刻的想法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对活着的人又有哪些启示?
多年前,我在纽约大学读心理学研究生,论文选题是人类的忏悔心理。一直以来,我对人类内心隐藏的秘密比对人的心理应该如何健康发展更感兴趣。相对来说,一个人的忏悔之心往往集中表现在他的临终之际,而不是当他拥有健康、财富和社会地位之时。所以中国人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西方人的说法也很接近:临终之人无谎言(No one lies at his deathbed)。
为搜集各种临终遗言作为第一手素材,我首先去了藏书无数的纽约市公共图书馆,结果发现能找到的东西基本仅限于名人的临终遗言。而这些名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的话,虽不乏哲理与智慧,幽默与诙谐,但他们在弥留之际说出的只能是只言片语,较完整的忏悔几乎没有。此外,这些历代名人留下的遗言也并不能代表芸芸众生在临终时对自己生命的忏悔和反思。
我开始重整思路。这时,一个闪念突然击中了我——为何不搜集这个城市里的真人临终遗言作为第一手材料?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尤其是纽约,哪个人没有故事?我相信,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只属于他自己的秘密,无论是贵为总统还是一介邮差,无论是富贾名流还是市井百姓,也无论是黄毛小童还是耄耋老人。秘密有大有小,越是难于启齿和需要忏悔的,就隐藏得越深,越久。而到了生命尽头,一切都不能再等,因为死亡将结束一切。所以,一个人如果到了这时还不能卸下多年的心理重负,一吐为快,实为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之一。而我想做的,就是为那些已知自己将不久于世,却仍有话不能对任何人讲的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方式,让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生命中深藏的秘密、忏悔和人生感悟表白出来。我知道,能让他们放下顾虑这样去做的关键就是匿名。于是,我花了三百五十美元在《纽约时报》上登了一个小广告:
征求匿名临终遗言:如果你在临终前仍有话不能说,请放心地把你的秘密和心愿匿名托付给我,以便轻装上路。不要带着它们去天堂,因为它们只属于尘世。来信请寄:灵魂保险箱收,纽约xxxxxx邮政信箱,邮编xxxxx。
开始实施这一计划的那天刚下了大雪,当我把装有广告内容和支票的信封扔进路边的邮箱后,才忽然对自己这一突发的奇想感到有些怀疑和不安。我到底在做什么?结果会怎样?一定有人认为这是疯狂之举··但直觉告诉我,一定会有人来信,因为这里是纽约。
一个星期之后,我收到了第一封来信。拿着那封信,我激动不已,半天不敢拆开。信封上的笔迹每一画都是弯曲的,都在抖动,看似是一个年纪很大或身有重患的人所写。终于,我拆开了信封并一口气读完了它。写信人说自己是个躺在医院里身患绝症的76岁老人,在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几天前他无意中听到两个护士在聊天时提到了我登的广告,就决定把一个隐藏了50多年的秘密交给我保存。这位老人年轻时当过邮差,曾因嫉妒而恶作剧,最后导致了一个姑娘的病逝。他带着深深的忏悔说:“我知道我不值得任何人爱了,因此后来一直独身,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包括我的父母。你是第一个知道我罪孽的人,只因为你是一个陌生人。我愿意像你所说,把这个沉重的秘密卸下留在尘世,因为我很快就要走了。我必须忏悔才能安心地走,我不能错过你给我的这唯一的机会··”
接踵而来的是我当初做决定时始料不及的。来信逐渐多了起来,几乎每天都有,有时一封,有时几封,最多时一天达到七八封。它们来自大学教授、出租车司机、大公司总裁、艾滋病人、普通家庭妇女,甚至还有隐居在曼哈顿多年的好莱坞影星。他们每个人的故事几乎都是一个浓缩的、带有遗憾的人生,其中不乏撼动心灵的故事。我很难形容每次打开一封信时的心情,就好像一次次被邀请走进一个个陌生人的灵魂,一览其中或隐藏多年的一个秘密,或一个永远无法释怀的情结,更多的则是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终极忏悔。
我忍不住去看过其中几个人,当然前提是能从他们信中留下的线索找到他们。出乎我的意料,临终的他们都很欣慰见到我。而对我来说,先看到他们的信再看到他们真实的本人无疑是一个颇为震撼的情感经验。
虽然大多数来信人都没有使用真实姓名、年龄和地址,但是我相信他们没有一个人曾在信中撒谎,也没有一个人在写信时不无挣扎、犹豫和痛苦。而当他们把信发出之后,又无一例外地会感到如释重负。人都需要一个能够直面自己灵魂并最终得到解脱的机会。这些陌生人把本该对神父说的话全写在了信里——如此一来,他们得以避免直面真人的尴尬,也在自己尚能回忆和写信的时候讲出了各自较为完整的人生故事。
法国的著名牧师内德·兰塞姆生前曾无数次亲自聆听临终者的忏悔和最后遗言,并将它们记在了60多本日记中。但是就在他准备将这些日记编成一本名为《最后的话》的书并出版时,一场大地震引发的火灾将他所有的日记付之一炬。令人无限惋惜的是,届时已90岁的兰塞姆再也无法回忆出那些日记的内容了。《最后的话》如果能够出版,无疑将会是最被世人期待的一本书。兰塞姆在他所安葬的著名圣保罗大教堂的墓碑上,用雕刻的手迹写道: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
此书无意去弥补兰塞姆牧师留下的遗憾,因为绝无可能。但是,作为地球人的一部分,这些普通的纽约客在生命即将终结时所表露的忏悔、秘密或感悟,都具有人性的相通性和普遍性,故对活着的我们必然具有启发性——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是他们的一部分,差别要比想象中的小很多。
苡程
2012年5月于北京
《不说-就真来不及了》内容概要[E]
20多年前,本书作者在纽约大学读心理学研究生,论文选题是人类的忏悔心理。为搜集各种临终遗言作为第一手素材,她首先去了藏书无数的纽约市公共图书馆,结果发现能找到东西基本仅限于名人的临终遗言。于是她重新整理思路,突发奇想,花了三百五十美元在《纽约时报》上登了一个小广告,征集临终遗言,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些来信深深地打动了她,于是她决定把这些故事呈现给更多的人。
《不说-就真来不及了》作者简介[E]
袁苡程(美籍),北京人。曾留学美国,在密尔斯(Mills
College)女子学院获英文创意写作硕士和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心理学硕士。在美国出版过英文小说《无名女人的女儿》(The Daughter of No Name
Woman)。现在北京从事心理工作和写作,翻译过《天才儿童的悲剧》(哈尔滨出版社2008年出版)。
《不说-就真来不及了》书籍目录[E]
前言
白血病患儿留下的秘密
邮递员的终生悔恨
百老汇编剧的临终告白
越战老兵的最后狂言
华尔街股票经纪人留给世人的忠告
超级肥胖人的遗言
著名杂志主编的双重人生
核专家没有对牧师说的秘密
隐居曼哈顿的好莱坞女星的独白
老实人做的一件不可告人的事
神父留给世俗世界的话
可怜天下父母心和错位的爱
最爱我的不是人类
好莱坞导演的肺腑之言
死刑执行官的心声
百老汇女演员的痛悔
皮肤专科医生的遗憾
前日本侵华士兵的忏悔
世界500强CEO的离奇心愿
神父的临终困惑
出租车司机的悔悟
女教授出人意料的最后渴望
艾滋病人的最后独白
垃圾搬运工留下的忏悔名单
高级应召女郎的心愿
文学教授的最后坦言
修女的心灵地图
地球旅行家的告别辞
《不说-就真来不及了》章节摘录[E]
版权页: 参军之前,18岁的我头脑简单得近乎愚呆。那时的我,竟然相信去越南打仗是件最男子汉的事,也是最能获得女孩青睐的壮举。我天生腼腆,到高中毕业时,只单相思过一个女孩,还未来得及向她表白就去了越南。我离开家乡之前还没有吻过一个姑娘,也没有被除了家人以外的女性亲吻或抚爱过,更没有过一次性爱体验。而战争则让我和其他普通的美国年轻人一夜之间就从人变成了野兽,我们在战场上对越南女人所做的叫做兽行,因为没有一丝爱甚至是男人本该具备的对任何女性的怜悯。就这一点而言,所有战争都是非人的,是罪恶的,是货真价实的对文明的侮辱!美国的这种损失比什么国家的荣誉和需要都更大,因为他们让战争改变了无数年轻人的灵魂。 我没有想到战场就是炼狱,根本与一切美好和荣耀无关。当我被炮弹炸成只剩下半截身体的怪物之后,一切就被彻底地改变了。我虽然活了下来,却并不比死在越南的战友更幸运;因为他们可以躺在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下被人观赏,至少埋对了地方;而我苟活下来的每一天,都要面对生活涂抹在我脸上的无尽羞辱。我每天遭路人的白眼,被当成战争狂人,城市街头的垃圾,精神错乱的人,致命疾病的传播者……我真他妈的想把那些让我们付出生命和尊严的政客们叫来,和我一起坐在街头,看看我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然后把我身上的肮脏全部抹在他们干净而体面的脸上。 午夜梦回,往事永远历历在目,无论时间过去了多久。我曾经在东半球那块陌生的热带土地上杀死过很多与我素不相识的矮个子黄皮肤的越南人,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的确变成了精神错乱的疯子。我忘不了他们临死时盯着我看的眼睛,里面刻骨的仇恨令我灵魂发抖。我们曾多次用火焰喷射器焚烧越南人的村庄,那些从草房子里跑出来的人,浑身是火,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会在半夜把我惊醒,或当我冷眼看着曼哈顿下班的人群时突然在耳中响起。我也和同伴们一起强奸过那些越南女人——我们就没有把她们当人对待。做那种事时,我不知道自己是谁,好像一个陌生的精神病患者,一个我过去最憎恨的充满兽性的非人。那种时候我不能多想,我们个个都如此,否则神经肯定会顷刻崩溃。在那种时刻,你不得不染上毁灭别人的狂热嗜好,否则瞬间就会被周围看到的一切当场吓死。
《不说-就真来不及了》编辑推荐[E]
《不说,就真来不及了:纽约客的临终遗言》编辑推荐:是惊天的秘密,还是温暖的嘱托,是留恋?不甘?忏悔?还是泰然?但一定是最最真实的感情流露。28位纽约人的临终遗言,28个触及人性终点的,令人深思的故事。我趁妈妈出去买东西的时候,告诉那个脚很臭的军人说,我妈妈其实已经爱上了别人,所以请你以后不要再回来了……后来他们真的离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