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1

《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电子版-2010-9_中国城市出版社_乔琳

《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电子版-2010-9_中国城市出版社_乔琳

《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作者:乔琳
页数:276


《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前言[E]

在我们处世与成事的过程中,总是希望能够找到可以借鉴的成功模式,这样,我们就等于找到了一条“捷径”,使自身处世技巧、成事能力得到加强,从而少走弯路,令路途平坦顺利。
打开从古至今的智慧宝库,教导我们处世与成事的经书与学说林林总总,令人目不暇接。经过仔细地研读与筛选,关于处世与成事的经书,当属老子的道家思想与孙子的兵家智谋最值得推崇,可以说它们是经过千年传承而光辉永驻的传世智慧经典。
千百年来,老子的道家思想与孙子的兵家智谋就一直为历代的风云人物所精心研读和顶礼膜拜,并将其作为自身处世与成事的法宝,时刻谨记在心,事事以其为向导,无不从中大受其益。
长久以来,老子与孙子的传世大智慧,受到了历世历代人们的不断传承与交口称赞,其光辉如日月之光芒,永远璀璨夺目。老子与孙子生存的年代,距离现世已经很是遥远,有些读者难免感到陌生,在这里,有必要对老子和孙子做一下描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春秋时期楚国人,生于公元前571年。老子是一位举世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被誉为“东方巨人”、“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他对中国和世界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内容概要[E]

老子与孙子的传世大智慧,受到历代的不断传承与交口称赞,其光辉如同日月之光芒,永远璀璨夺目。本书将老子之《道德经》与孙子之《孙子兵法》的智慧精华加以提炼,以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写作方式,引导读者去领悟、去学习。书中引用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精彩实例,有趣而耐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品读中,很容易地学会老子与孙子的大智慧,成功地提升自身处世与成事能力,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书籍目录[E]

上部:处世掌老子 第一篇 遵老子之道:修身养性,永立不倒
宠辱不惊——轻看祸福,不受其累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终称霸
孙叔敖宠辱皆不惊
名将郭子仪坦坦荡荡
豫兮若冬涉川——慎言慎行利于己
武功郡王赵德昭行事谨慎
刘备机智脱险
去奢、去泰——做人要有分寸
南朝皇帝刘裕光有天下
清代名臣曾国藩勤俭克己
诸葛恪聪明一世未善终
不自为大成其大——“不自大”者才真高大
王莽的自我经营之术
年羹尧妄自尊大招祸端
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谦让他人能成就自己
汉相萧何明哲保身
龚遂妙语答皇帝
苏秦锋芒毕露招祸端
不善者,吾亦善之——以德报怨方能赢得他人
翟方进化敌为友
曾国藩为人大度   北宋名臣王旦与寇准  知者不言——不显耀聪明才是真聪明
刘裕低调谋皇位
刘备韬晦图存
江南富豪沈万三招摇自显取祸端  祸福相依——祸福无常,正确面对
张良功成身退
范蠡辞官隐居保平安
卫青富贵而不骄 第二篇 遵老子之智:处世交际,有道者必能赢  居功而不夸耀——韬光养晦益处多
张良、陈平功高不居    李泌功高而不居官   清代名臣曾国藩的保身之道  无私故能成其私——无私反能获得大收益   刘邦分地封二王   丙吉保太子而不居功   俾斯麦的自我经营之术  上善若水——以德为本是做人之道
晏婴厚德千古流芳   刘备仁德为本创基业
 宗爱无德难长久  曲则全、枉则直——能屈者才能伸   武媚娘的保身之策   努尔哈赤的忍与发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言而无信失人心   晋文公立信称霸   齐桓公说话算数  自知者明——要有自知之明   唐太宗广开言路明自身   李密不自知终丧命  美行可以加人——高尚的品行能赢来崇高的地位   光武帝宠臣包咸   裴宪免祸得高官   于成龙廉政爱民得晋升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慈爱的力量无穷
皇太极厚爱勇士得人心   唐高祖李渊重赏赐得天下
光武帝刘秀仁爱得天下 第三篇 依老子之法:领导有方,“上”与“下”相得益彰  高下相盈——“上”与“下”相互促进   王导随游捧司马   刘备与诸葛亮的千古佳话   巴顿将军治军高明  行不言之教——“行”比“言”更有效
宋太祖赵匡胤节俭安天下   武帝大义灭亲   曹操“割发代首”做表率
善行,无辙迹——鼓励比指责更有效   刘邦封韩信“真齐王”    宋文帝刘义隆引导江夏王  善结无绳——笼络最能约束人   唐太宗李世民笼络人心    一代女皇武则天“开恩”   高以下为基——“高者”以“下者”为根基   清世祖以民为本安天下   大军阀张作霖妙用张宗昌  善用人者为之下——礼贤下士赢得众人捧   燕昭王筑高台广纳贤士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
……下部:成事学孙子

《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章节摘录[E]

诸葛恪在三国时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父亲是东吴重臣诸葛谨,叔父是蜀国丞相诸葛亮,而他从小又聪明,深得江东之主孙权的喜爱,有很多关于他智慧的故事在民间流传。
陆逊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将领,在东吴,他是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帅。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德高尚。孙权把他比作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可见对其甚是器重。
陆逊还有一个特长,就是看人很准,曾对一些人如诸葛恪、杨竺等提出劝告,后来果然都被他说中。
诸葛恪在他六岁时,一次跟随父亲诸葛谨参加孙权的酒宴,孙权见诸葛谨脸长,就开他的玩笑,让下人牵出一头驴来,驴头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诸葛谨”。
不料,诸葛恪拿起笔来,在诸葛谨下面加上“之驴”两个字,立刻令孙权刮目相看,并把驴赏给了他们父子。
诸葛恪很年轻就开始在东吴担任官职,曾经自荐为丹阳太守。吴将陆逊死后,他接替了荆州要职。孙权临死前,擢升诸葛恪为大将军兼太子太傅,并嘱托辅佐幼子孙亮。就是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人物,却也有失误之处,以至于误了自身性命。话说从前,陆逊还在世的时候,就曾语重心长地劝说过诸葛恪。一天,陆逊请诸葛恪一块喝酒。陆逊举起酒杯,已经稍有醉意了。诸葛恪微笑着说道:“大人今天请我来喝酒,一定有话要对我说吧?”

《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编辑推荐[E]

千百年来,老子的道家思想与孙子的兵家智谋就一直为历代的风云人物所精心研读和顶礼膜拜,并将其作为自身处世与成事的法宝,事事以其为向导,无不从中大受其益。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时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写出闻名于世的《道德经》,该书汇集了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千百年来无数的政治家、哲学家纷纷研读,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常以此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重新确立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
孙子,名武,字长卿,生于公元前535年,春秋末期齐国人,著名军事家,曾写出传世巨著《孙子兵法》,在中外军事和谋略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被尊奉为“百世兵家之师”。《孙子兵法》就是要教会我们如何迎接挑战,学会克敌制胜。从这一角度来说,《孙子兵法》、无愧于是当今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决胜千里而事半功倍的智谋宝典。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