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汉书》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汉)班固
页数:1082
《汉书》内容概要[E]
《汉书》这部史学巨著,分为纪12篇,主要记载西汉帝王的事迹;表8篇,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等;志10篇,专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传70篇,主要记载各类人物的生平以及少数民族的历史等。班固作《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所不同的是《史记》有世家,《汉书》没有;《史记》记载典章制度的部分叫作“书”,《汉书》改称“志”。《史记》贯通古今,不以朝代为限,所以叫通史。《汉书》纪传所记的都是西汉一代的史实,所以叫断代史。断代为史始于班固,以后列朝的所谓“正史”都沿袭《汉书》的体裁,正如刘知几所说“自尔讫今,无改斯道”了。可见,其史学地位之重要。此外,《汉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写社会各阶层人物都以“实录”精神,平实中见生动,堪称后世传记文学的典范,例如《霍光传》、《苏武传》、《外戚传》、《朱买臣传》等。
本书以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为底本,保证了其学术可靠、文字准确。为保持阅读的连贯,删除了原点校本中《汉书叙例》、颜师古等人的注以及“八表”的表格等。而对广大读者来说,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方便阅读,书中涉及的大量古代人名、地名、书名等,如果不加注明,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难以轻松识别。
《汉书》作者简介[E]
作者:(汉)班固 撰
《汉书》书籍目录[E]
卷一上 高帝纪第一上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卷二 惠帝纪第二卷三 高后纪第三卷四 文帝纪第四卷五 景帝纪第五卷六 武帝纪第六卷七 昭帝纪第七卷八 宣帝纪第八卷九 元帝纪第九卷十 成帝纪第十卷十一 哀帝纪第十一卷十二 平帝纪第十二卷十三 异姓诸侯王表第一卷十四 诸侯王表第二卷十五上 王子侯表第三上卷十五下 王子侯表第三下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卷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卷二十 古今人表第八卷二十一上 律历志第一上卷二十一下 律历志第一下卷二十二 礼乐志第二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卷二十四上 食货志第四上卷二十四下 食货志第四下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卷二十七上 五行志第七上卷二十七中之上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卷二十七中之下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卷二十七下之上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卷二十七下之下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卷二十八下 地理志第八下卷二十九 沟洫志第九卷三十 艺文志第十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陈胜 项籍卷三十二 张耳陈馀传第二 张耳 陈馀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第三 魏豹 田儋 韩王信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韩信 彭越 黥布 卢绾一 吴芮卷三十五 荆燕吴传第五 荆王刘贾 燕王刘泽 吴王刘濞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 楚元王刘交 刘向 刘歆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 季布 栾布 田叔卷三十八 高五王传第八 齐悼惠王刘肥 赵隐王刘如意 赵幽王刘友 赵共王刘恢 燕灵王刘建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第九 萧何 曹参卷四十 张陈王周传第十 张良 陈平 王陵 周勃 子亚夫……
《汉书》编辑推荐[E]
《汉书》以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为底本,保证了其学术可靠、文字准确。为保持阅读的连贯,删除了原点校本中《汉书叙例》、颜师古等人的注以及“八表”的表格等。而对广大读者来说,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方便阅读,书中涉及的大量古代人名、地名、书名等,如果不加注明,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难以轻松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