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1

《寻找巴金的黛莉》电子版-2009-12_人民文学出版社_赵瑜

《寻找巴金的黛莉》《寻找巴金的黛莉》电子版-2009-12_人民文学出版社_赵瑜

《寻找巴金的黛莉》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赵瑜
页数:167


《寻找巴金的黛莉》内容概要[E]

非虚构文学的创作,往往不是一人可以完成的,此著同样凝聚着很多朋友的力量。写个后记,正是我敬谢诸友的好地方。在寻找黛莉女士包括编发此著过程中,山陕方面的主要参与者有:张发、李彬、杨志强、杨志刚、王树森、韩石山、谢泳、雪野、柴然、田茂铭以及书中提到的四位老人;北京方面则有李炳银、艾克拜尔·米吉提、萧立军、潘凯雄、李建军、翟民等多人协助;在采访过程中,黛莉母女及许多被采访者,他们尊重历史、直面人生的情怀也使我持久地感动着。《寻找巴金的黛莉》责编侯群雄和美编何婷女士,付出了很大心血。我想,读者都会感谢他们。

《寻找巴金的黛莉》作者简介[E]

赵瑜,当代作家,1955年生。原籍河北安平,生于山西长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曾获鲁迅文学奖、徐迟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等。
主要中长篇著作:中国的要害、但悲不见九州同、太行山断裂、强国梦、兵败汉城、赵瑜报告文学选、第二国策、内陆九三、马家军调查、赵瑜自选集中国体育三部曲、革命百里洲、赵瑜散文选、牺牲者、晋人援蜀记、开眼、寻找巴金的黛莉、火车头震荡。

《寻找巴金的黛莉》书籍目录[E]

巴金致黛莉第一封信
古董商喊出高价位
这批旧信从何而来
温馨而又敏感的话题
血溅《牺牲者》
是回忆逼着我写《春》的
查找襄汾县里赵逢冬
信仰应是文学之根
寻访到一位赵文英
矛盾中挣扎的弱者
祝寿村又见新希望
赵公馆里两兄弟
抗战前最后一封信
宁武关人拉板车
五叔捐躯与梅生出走
在西安会晤赵健女士
战争也没有毁掉它们
从克难坡到嘉峪关
坚决不做二房太太
共同寻找黛莉
后记

《寻找巴金的黛莉》章节摘录[E]

对于信中提到的“书店送我的”《十年》一书,似为开明书店出版,我茫然无所知晓。周边诸友均未闻此著,我亦不知该向何方智者请教。网上查找一番,更是混沌而未果。及至数月前,与中国青年出版社老友黄宾堂小饮,又无意间言及此惑。宾堂兄当即举杯与我一碰,竞说:这本书我是知道的。宾堂兄平日言笃,酒后话语却十分绵密流畅。想不到,经他如数家珍往下一说,众人止了喧哗,又引出出版界一段佳话来:
开明书店,正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前身。
早在1926年,先贤叶圣陶在上海创办了开明书店。几度风雨奋斗,到1936年,开明书店声誉日隆,为助推上海文化中心大势,苦心经营。剧边团结了大批优秀作家。十载春秋,成果斐然,书店决定以一种特殊方式做出纪念。于是,由夏丐尊先生担纲主编,诚请最出色的当代作家,各献一篇精美小说,结集出版,答谢读者,是为《十年》。一时间,应邀作家纷纷奋笔,为开明建社十年奉上佳作。个个大名如雷贯耳。他们是:鲁彦、老舍、张天翼、靳以、王统照、吴祖缃、施蛰存、李健吾、丁玲、凌叔华、萧乾、萧军、蹇先艾、郑伯奇、艾芜、沙汀、芦焚、沈从文、周文、茅盾、端木蕻良、蒋牧良等。巴金则以一篇名为《星》的短篇小说加盟。就是这样一部纪念性合集,展示了一代文坛实力派强势阵容。尚有好几位当红作家,交稿迟了,据说曾被列为《十年续集》。总之,《十年》一书,非同小可,而我竞这样孤陋寡闻。
1949年以后,开明书店搬迁北京。
大江东去,疾风骤雨,革命成功。到1953年,全国城乡强力推行公私合营制度,是红色国家推行公有制理想的重要步骤,大势所趋,不可抗拒。爆竹声声里,开明不复明,历史最无情。

《寻找巴金的黛莉》媒体关注与评论[E]

作品以寻找巴金七封信为源,牵出一位现代女性传奇而坎坷的命运。作者精湛的语言文字能力和结构能力,标志着中国非虚构文学创作的文本价值,更体现了作家忠诚于土地的精神。
——《中国作家》文学大奖·授奖辞
《寻找巴金的黛莉》不是单纯的史料公开和作家研究,赵瑜将这些信件巧妙地作为叙述的珍贵线索,并将其艺术地融入到一种历史写作追求中去,成功地表现出其艺术思想蕴含和个性风格,成为当今纪实文学,乃至整个文学创作中不多见的杰作。
——李炳银
为什么善良而纯洁的好人都活得如此辛苦,如此艰难?
我们的生活在哪儿出了问题?
赵瑜不仅写出了人物在风雨飘摇时代的命运,而且,还把这些沉重的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作品包含着人生的苦难和黑暗,也包含着精神的伟大和光明。
——李建军
也许,我想在黛莉那坎坷人生当中,寻找并且证明些什么——要国?要家?要民族解放、个人自由?这些概念是分裂的还是统一的?我们怎样看待巴金先生和他的《家》?事到如今,我们对于现当代文学的主旨,又将如何评说?现当代文学之间是什么关系?作家与痴心读者之间,在历史上又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赵瑜


  • 暂无相关文章